年轻的时候,一哥们从没出过远门,从小到大的活动范围也不过是村子,学校这一片。
初中毕业后,第一次出门打工。
一个月后回到家,到了村口却迷了路。
还好村口有一个放羊的老头。
这哥们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,侉声侉调的问道“大爷,请问xx村咋走啊”
老头仔细打量着,这个满头红发的小伙子,越看越面熟。
这不是…
老头上来就是一巴掌:“你小子,这才出去二十多天,连你亲爷爷都不认识了?”
现在总有很多人,出门没几天。不见啥出息,反而添了许多的毛病。
以前在家吃了十年的饭,可能因为出了一趟门,而变得不再可口。
说了十几年的乡音,都会因为出一次门,而忘了怎么说。
走了十几年的土路,因为去了一趟城市,从此便要踮着脚走。
也许我已经落伍了,实在想不明白,为什么去一次城市,却能改变许多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呢?
不是说乡音难改吗?
可能难改的不是乡音,不是乡俗。
而是有些人在心里对农村一定就落后的认识而已。
初到城市,一切陌生而又新鲜。相对于城里人的衣着光鲜。
可能作为农村人,从穿着来说就显得不那么时尚。
从行为思想来说,可能来到陌生的环境也略显木讷。
若想融入城市,许多人的做法,就是跟一些城市人来一起鄙夷着农村。
而城里人只是从想象里鄙夷,而那些人则是在鄙夷着自己的家乡。
岂不知邯郸学步的故事,盲目的学城市人的说话生活方式,岂不知那就是人家生活的环境。
别到时候,活成了在城里人眼里是浮夸,在农村人眼里的笑话。
那样的人并不是在嫌弃自己的家乡,而是从心底便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罢了。
而现在,那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。因为农村跟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了。
农村户口比城镇户口紧俏了。
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,小车家家有,若有事进城也不过是一脚油门的事而已。
农村人也没有必要再去向往城市了!